主页 > 原创>正文

理工男梁建章与携程发力入境游的逻辑及方略

分类:原创 0 2025-07-04 收藏 国家旅业编辑




2023年,疫情过后的第一年。当年及之前几年,我国国内游和入境游的数据是这样的:



国家旅业网制图


不难看出,在当时,相对于国内游,入境游的复苏较为乏力。


不过也是在那一年,国家层面发出了振兴入境游的明确信号——2023年9月29日,国办发布旅游高质量发展30条,推动入境游进一步“升温”。


11月17日,在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,携程联合创始人&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,国家在入境游政策面的发力令人振奋,携程愿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发展。


但彼时彼刻,携程其实尚未真正在入境游这一块上发全力。事实上,当时没有任何一家大的旅游集团/公司大力投入入境游市场,这其中有个非常现实的原因是,之前围绕着入境游建立起来的成熟的生态链和供应链,在疫情三年的停滞之后,已经残破不堪了。


话虽如此,但梁建章对入境游仍有着相当积极的看法。早在2023年5月,他即已在公开发言中,预计2023年将成为入境游触底反弹的复苏年,并针对入境游发展给出三点建议:提高签证便利性;优化软服务体系;提升海外形象宣传。


这三点建议,后来全部为国家采纳。种种迹象显示,2023年的时候,携程已经在着手布局入境游这一块,至于为什么没有大张旗鼓地倾力投入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,梁建章是个理工男。


第一性原理:家国情怀


梁建章自幼被称作“神童”,16岁以初中生身份考入复旦大学少年班,半年后进入复旦计算机系,是个实实在在可溯源的理工男。


一般来说,理工男习惯用理性分析处理问题,注重因果关系和客观数据,倾向于通过逻辑推理而非情感判断。


2023年那会儿,无论从数据上,还是产业链上来看,入境游都还远未恢复元气,尚处在一个疗伤的阶段。手握携程大数据、纵横全球产业链的梁建章,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得慢慢来,急不得,太急了只会适得其反。


所以携程一边稳健布局,一边静待时机。


时机很快就到了,2025年春天,权威部门发布的2024年数据显示,入境游的复苏进入了快速通道。



国家旅业网制图


梁建章认为,是时候了。


7月2日,在接受包括国家旅业网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梁建章表示:“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当前已进入发展入境游的黄金窗口期,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条件。无论在交通、城市配套方面,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落实到旅游场景中,无论是航空、高铁等交通服务,还是酒店住宿,都展现出‘性价比全球领先’的显著优势。”


梁建章算了一笔账:“入境游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显著,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为国家创造可观的外汇收入,拉动经济增长方面。以美国为例,美国入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约为1%-2%,泰国超10%,多个东南亚国家在6%至8%之间,部分欧洲国家超5%,而中国当前占比不足0.5%。结合中国现有庞大经济体量,若入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%-2%的国际可比水平,将意味着存在约一万亿至二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市场增量,机遇规模巨大。”

多年来为生育政策积极奔走的梁建章(关于此,可参见国家旅业网10年前的文章《感谢梁建章先生,长久以来为推动生育政策改革的奔走呼号》(点击此处可跳转阅读),一直遵循着理工男们奉为圭臬的第一性原理——对他来说,推动其前行的最底层逻辑,乃是家国情怀。为人口鼓与呼如此,发力入境游同样如此。“


入境游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直观体现,它不仅反映国家基础建设包括旅游专项设施的完善程度,更是经济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折射。在促进国际间的交流、贸易和创新方面,入境游间接效应显著。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,国际关系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比直接收益更具战略价值。中国入境游的长期发展前景令人充满信心。发力入境游,也是携程重要战略方向。”


第一战术目标:转化


发展入境游构建一个成熟完善的国际化运营平台,需要具备一系列不可或缺的条件。携程及Trip.com(携程国际版)经过多年发展,紧跟中国游客出境旅行的步伐,逐步实现了从出境游服务起步,到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跨越。目前,在全球同类平台中,携程的服务质量已处于领先地位。


此时全力进军入境游是水到渠成的事。对于这一战略扩张,梁建章实际上遵循的仍是第一性原理——在战略上基于家国情怀;在战术层面,则是围绕着“转化”大做文章。


梁建章非常务实,在他看来,不管做什么都必须要追求最佳效果。就入境游来说,无论你付出再多的努力,折腾出再大的动静,最终如果不能体现到来华游客的人数和消费上,那么这一切就称不上完美。


所以携程发力入境游,一切都基于转化来进行。他们一方面持续加大对携程Trip.com的品牌投入,成为亚洲对宣传投入靠前的旅游平台,夯实在海外用户心中“信息可靠、产品优质、服务可信”的品牌认知,以便实现精准种草,自然转化;另一方面,考虑到邀请明星、意见领袖来华举办活动能直接带动粉丝跨境消费,目前携程已在推进超过1000位首次来华的意见领袖参与并真正来到中国,来源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地区、多种多样的垂类领域,如美食、生活方式、原创剧情、摄影记录等,真正激活国际受众对中国旅游的向往。


作为全球头部旅游平台,技术创新一直是携程持续深耕的方向。携程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极为追求温度,终极目标当然也是提升转化率。


比如在入境游领域,携程借助多元AI技术优化服务流程,将数百万酒店房型精准翻译成26种语言,不仅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,助力国内高星酒店突破海外获客瓶颈,也间接为合作酒店节约了人力成本。


这世上,最顶级的技术是赢得人心。为了赢得人心,携程在技术创新之外,也在不断强化真人服务能力,在全球十几个城市设立了服务联络中心,提供20多种语言的支持,实现7×24小时全覆盖。对此,梁建章解释道:“很多时候,用户面对复杂问题时,只有真人服务才能让他们真正安心,而让当地语言母语者提供服务,更能保证沟通的精准性和体验的舒适度。”


促增量:达则兼济天下


对于携程来说,入境游业务并不仅仅是一桩“生意”,而是一个更大、更新的腾挪空间——入境旅游实际上是在新领域里找增量,所以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大背景下,它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行业格局进行优化。


梁建章认为,中国大多数目的地,并不具备像上海、北京这样的绝对优势,为了满足国际游客多样化、个性化的旅游需求,激活入境游的增量需求,需要对深度产品持续创新。


“以东南亚客群为例,作为入境游主力,我们希望引导他们像韩国游客赴日那样多次到访、探索不同目的地,这就需要各地跳出‘中国作为单一目的地’的思维,突出自身独特性,将优势资源纳入全球宣传,通过‘多点开花’‘多地爆发’的方式吸引游客高频次到访。这类客群对短线行程接受度高,一个周末或小长假就能安排出行,高频次、多目的地的推广模式尤为重要,这也是我们持续推进的方向。”


至于欧美客群,梁建章认为同样具有很大的潜力。“他们到访后通常停留10天甚至两周,倾向于跨城市游览,因此需要设计长线产品串联各地精华,满足高效游览需求。”


梁建章特别强调了垂直领域的服务,“要做好对不同客群需求的精准把握。比如,为日韩游客设计特色温泉主题线路,契合他们对温泉文化的喜爱,等等。”


梁建章认为,在上述过程中,不仅携程这样的大平台,广大中小企业也有很多机会。“入境游客的需求多样且个性化,中小企业若专注特定客群或深耕某座城市的特色线路,往往能提供更精准的服务,也能避免价格内卷。”


梁建章表示,为了服务好游客与企业,携程将进一步完善整合平台,将分散的特色产品,比如多语言版本的城市漫步、包车游、半日游、博物馆导览等一一集中呈现,方便海外游客查询预订,提升中小企业的曝光度、扩大消费场景。“目前这类产品供给仍有缺口,一方面因市场恢复尚在进程中,另一方面疫情期间许多供应商转行,我们正积极联络推动其回归平台。”


言语之间,满是“达则兼济天下”的使命感。这也意味着,携程不仅要做好出境游,还将着力把出境游打造为一个平台,助力中小企业发展,甚而至于,带着他们一起高飞。


在梁建章心里,入境游利国利民,是一项必须深耕的事业。“携程的独特优势正在于此:多年积累的海外品牌积淀、服务能力与技术储备,让我们具备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力。所以我相信,携程不仅能够在入境游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,更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,为中国入境游突破瓶颈、实现万亿级市场贡献力量。”


1982年,13岁的梁建章编出电脑程序写格律诗,被称为“电脑小诗人”,此后四十多年,我们再未听到他与诗歌之间的任何联系。


而此时,梁建章终于还是于不经意地展露出了他诗人的一面:激越,豪迈,家国情怀。


标签:梁建章携程入境游
快把新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

相关文章

还可以输入200

声明:旅业传媒的原创内容欢迎转载,但在转载时,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:旅业传媒“公园五号”,否则我们将追诉相关责任。本站未特别标注的新闻均系转载官方媒体或其他网站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。
请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关注“旅业网”,或搜索微信公众号“旅业网”,了解旅游行业动态及价值资讯。旅业传媒,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媒体集群。
欢迎业界朋友注册成为会员、投稿,与业界分享您对行业的理解和认识。